他这才意识到老三的重要性,从前只这些事情只要老三在朝堂,几乎不会放在他的面前来,可是现在这些东西,几乎将他的所有精力全部耗尽了,就连后宫都没有时间再去,而且更恐怖的是,乾隆发现自从他经手儿子留下的产业之后,他才清楚那些织造坊,每年到底要投入多少钱财,大概要多久才能营收。
伤兵村,老弱妇孺的保险,又需要花费国库多少银两,从前他总是觉得这个儿子不够孝顺,赚来的银两投入国库的不过几十万银,他原本以为是这个儿子中饱私囊了,却没有想到老三是用来建设大清了,难怪他这几次下江南都发现乞丐少了很多,就连老弱妇孺似乎都能吃饱穿暖了。
从前他只觉得这个儿子不孝顺,赚的钱不多,现在看来这个儿子已经算是很孝顺了,他的阿哥所几乎没有什么华贵的东西,除了他赏赐下来的,就真的什么东西都没有了。
这一次他出海,恐怕还要用弟弟们带的银两吧!乾隆深深的叹了一口气,如今这些棉花厂造纸厂,养殖场,还有那些养老保险之类的,浅浅的看下来,似乎需要用到的钱并不多,所以当初他才同意了,要用所谓的养老保险,去供养大清的子民,直到现在他才发现,大清朝中的老人孤儿,每一个人一个月120文,这乍一看用不了多少,但是实际统计一下人数,却是一个十分庞大的数字。
甚至就连朝廷的俸禄都增加了一倍,这个儿子简直不是不孝顺,简直是太孝顺了,难怪大清江山国力蒸蒸日上,只是,他现在跑了,这些东西都要他来处理,偏偏留下的人手,也不听话,听到三阿哥不走了,他们几乎也跟着走了。
朝廷又不能勉强他们留下来,免得损失了皇室颜面,可是现在他们走了,就没有人能够接受这些产业,一旦出现错误,大清江山的根基怕是会动摇。
乾隆帝:"这个老三,既然走了,也摆了朕一道
魏璎珞看着好不容易进入永寿宫的皇上,看着皇上的气势汹汹的模样,笑着挑了挑眉,让人递上了皇上爱喝的茶以后,直接就坐到了皇上的身边。
魏璎珞:"皇上"这是怎么了?多日不进后宫,一进后宫就气势汹汹的,而且还骂三阿哥,这三阿哥是回来了吗?
乾隆帝:"这个老三要是回来那就好了,看朕非得打断他的狗腿
魏璎珞:"皇上
乾隆听到璎珞那责怪的话,也知道自己用词粗俗了,只是对于自己的那个儿子,他真的是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他没有想到现在的大清真的是离了谁都行,就是离不开老三,他才走了不到一个月,这大庆的一半产业都快要垮掉了,这些天来,他想要下一次江南寻访一下民生,放松一下心情,都因为不敢用钱而放弃了。
他堂堂帝王都到这种地步,也实在是够可以的了。
魏璎珞:"皇上",这是发生了什么?这么生气,三阿哥都已经离开好多天了,若不是有人在皇上面前又说了什么?
乾隆帝:"不是有人在朕面前说了什么?是大清国库快要没有进账了
魏璎珞:"怎么会如此?三阿哥的那些产业,不是每年至少可以进八十万两银子吗?
乾隆帝:"是啊,可是这个死老三走了以后,他手下的人手也纷纷离开,留下来的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的,仗着没有人掌握了一门手艺,硬是在各个方面不停的搜刮银两,就能够平衡老三想要的那些可以用于民生那些产业就已经很不错了,怎么可能还会有多余的营养进入国库?
魏璎珞:"(听到这话瞬间乐了)这倒是个稀奇事,从前臣妾就觉得,三阿哥做事常常人百思不得其解,这每个月五文钱的养老保险,按时上交,到60岁以后,就可以每个月领取120文,这看着,似乎是朝廷占了便宜
魏璎珞:"但是其实每年的补贴都不知道需要多少,更别提,只要交了银钱,等到了年纪以后,就可以免费的去朝廷那里领取伤药,甚至因为没有儿女,还要多补贴50文
魏璎珞:"先别说这需要多久的时间才能够收回本了,就说这银钱,三阿哥,是这些年才开始实施的,大清之内,60岁没有儿女的老人就可以免费领取银两,更不用提那些伤兵,还有那些烈士遗孤,遗孀,这光是只想想都知道需要多少银子了
感谢这位小可爱开通的会员,非常感谢你的支持,你的加更已经献上,希望你会喜欢我写的小说,祝你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财源滚滚,生意兴隆,阖家幸福!那我们一会见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