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黑金商业帝国 第四百一十四章 拉几个盟友

第四百一十四章拉几个盟友    李元来坐在大班椅上想了一下,香巴拉便利店要占据全国的便利店市场,又不能加大人员的负担,肯定要往加盟商身上压的。    但是品牌一定要是统一为香巴拉便利店,这样在全国才能形成品牌效应。    所以要对还未占据的市场划分,拉拢几个盟友进来一起抢占市场。    只要把这些路都堵死了,想要在这些区域做便利店就是找死的,围也围死你的。    千万不要小看这些便利店,许多都是靠这个来养家糊口甚至发家致富的。    东瀛的7-11便利店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也是世界便利店的鼻祖榜样。    但是对于7-11便利店很多人都不敢猜毛利率到底的多少?    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八十?    不,大部分人的都猜错了~!    是百分之九十~!    按照他们过往十年的平均毛利率达到百分之九十~!    四十大盗集团作为国内外知名的集团,2016年是用5万人创造净利润是712亿,人均差不多平均到每人是142万。    而7-11便利店是只有8000人,创造净利润超过100亿,人均是125万。    没想到吧~!一个开便利店的居然可以做到这样极致的程度。    李元来有时候都不得不佩服小鬼子的专业。    而在华夏国内做的比较好的便利店就是美宜佳,本土品牌。    18年的门店超过13000家,创造的零售额超过120亿。    许多大鳄看到这样的情况,纷纷抢滩登陆大力发展便利店的。    包括华闰,京西商城,四十大盗集团,红旗等等。    但是这些便利店完全没有打通到农村的便利店,因为其实最后一公里的路径没有打通。    现在投入进去做自营便利店一定会亏得裤子都没有,因为货物运输成本太高。    单单这一条就可以挡了大部分的便利店投资者,因为他们都是会算一笔账的。    所以大部分新开的便利店都集中在发达地区或者东部。    而李元来现在占据或者说是要做的就是一片空白的市场,创造出来的市场才是最大的财富,因为香巴拉集团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于是对着刘星说到:“按照我们的规划我们自营的香巴拉便利店大概会扩展到150到180万家左右。    那么剩下的就是320万家左右的份额,我准备拉几家盟友来划分。    当然我们肯定是有要求的。    第一拿到划分区域新开的便利店品牌一定要是香巴拉便利店,这样就可以有全国品牌效应。    第二就是我们让这些加盟商作为投资者,所有开店的流程全部由香巴拉便利店来完成,包括店铺的装修风格,人员的培训,产品选品,选址,推广宣传等等,香巴拉都会提供一条龙的服务。    开店后托管给香巴拉便利店公司运营,年底我们按照店铺实际情况除去所有人员工,租金等等的成本来计算盈利与分红。    这样投资者店铺的所有权还是属于他们,但是运营权属于香巴拉集团的,投资者不需要cao心很多就可以分享到便利店的红利。    而且是保证盈利的,相信没有一家做便利店可以保证盈利这个承诺,这个就是我们香巴拉的优势。    第三为了加强便利店的控制能力,我们选择开店地址的时候,尽量要把店铺买下来。    就算买不下来签订租约的时候也要尽量延长,最多就是每年提升的房租可以相对高一点的合理比例。    这个是为了防止以后这些便利店万一要反抗我们,我们也有一些筹码在手上。    因为花无百日红,今天这些大型集团与你合作,那当然是高兴的。    但是以后万一要不跟你合作,甚至是被竞争对手撬动的时候那就不好说了,所以不要以为我是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这些都是人之常情,希望不会有动用到他们的一天。”    刘星说道:“那如果开放给到他们加盟,我们要收多少的费用?”    李元来算了一下。    如果一家店加盟费50万,1万家店投资就是50亿,10万家店就是500亿,100万家店就是5000亿。    算下来整个利润有25万一家店的,其实已经足够了,毕竟香巴拉集团现在已经过了最开始那个缺钱的阶段了。    现在只是为了抢占市场和拉拢盟友而已。    如果这100万家便利店都能够加盟下来那么香巴拉便利店能够为集团创造2500亿的利润。    这个还是没有计算后续的所有收入情况下,单收加盟费就赚2500亿。    有人说你这个也太夸张了吧?    只是因为这个基数太庞大了,而现在这些市场全部被不知名甚至是夫妻店来占据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