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是这般觉得?”
“这难道不是事实吗?”
谢晦盯着他,良久无言,等他缓过来后,说道:“世子伶牙俐齿,我不及,可我想说的是,世子做这些,是为了什么呢?”
刘义符怎能不明白他的意思,谢晦已经说的很清楚,自己身为豫章世子用不着没苦硬吃。
行军打仗时,他只需待在军帐中,将战事交由众将领、参军们来指挥,最后坐享其成便是。
这样的事,刘裕一直在做,他带着刘义真出征时,就是这样。
让未满十岁的刘义符镇守京口时,也是这样。
“晦只是一任主簿,那日在府中,主公将自己与曹操作比。我便以此为例,要比起统军之能,十个谢晦,也不及一个王镇恶。”谢晖坦然说道。
王猛谁人不知?而王猛之孙王镇恶,除去刘裕能盖过他,论统兵,他谢晦自愧不如。
“谢主簿是告诉我,在其位,谋其事,我不该掺手军中事务?”
“我并无此意,若世子觉得这就是我的意思,那便是。”
刘义符见他口出此言,笑道:“为将帅者,不能与士卒同甘苦,共进退,等到了战场时,麾下将士是否会一往无前的冲杀在前?”
听此,谢晦也来了兴致,遂与刘义符争辩。
“依世子所言,每逢大小战时,将帅皆要冲锋在前不成?若是有了闪失,三军士气就会同决堤洪水般一泻千里,到时,光是军阵大乱,因践踏而死者便不计其数。”
“主簿言个人勇武无用,父亲曾以一敌数千,大败敌军,那时主簿若在,可会言无用?”
许多士卒纷纷望向一大一小两人,可碍于谢晦的威望,他们不敢靠的太近,只能噤声倾听。
不知怎的,听着两人争论时,他们碗中的汤饼竟比以往要香的多。
“世子可知主公与您的祖籍何在?”
往前的他,或许不知,可刘义符来此已快两月,祖籍又怎会不知,他答道。
“彭城。”
谢晦循循善诱般继续说道:“彭城原是西楚霸王项羽所设立之国都,项羽虽万人敌,可终是败于淮阴侯与汉高祖”
“世子认为,淮阴侯百战百胜,是因与项羽一般冲阵厮杀否?”
刘义符也是一愣,他未曾想到谢晦能由自己与刘裕的祖籍彭城来延伸到以项羽刘邦举例,该说不说,多读书,与人争论时,所能找的角度也多得多
“项羽暴虐不得人心,对麾下吝啬轻薄,光凭匹夫之勇,尚能与汉高祖,淮阴侯占据半壁天下,您说勇武无用,如今却难以自圆其说。”
“…………”
“世子之口才,晦钦佩,可世子当明白,我与世子说这些是为何。”谢晦自知争辩下去,只会越跑越偏,便开门见山直言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