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得知赫连勃勃还是按照着原来的轨迹而行时,那是悲喜交加。
常人言自己乃天命之子,听得多了,难免会有所膨胀。
他还是太把自己当回事了,蝴蝶效应影响的范围也就是建康这半大点地罢了。
“诸公莫要轻视赫连勃勃,苻秦、二凉加起来,也不及夏国,赫连勃勃残暴使其麾下畏服,在此时,应该先定下万全之策为好。”
“哈哈!”
语毕,刘裕大笑一声,拍着刘义符的肩说道:“战场时机万变,你想在发兵之前,便谋划攻下秦国之后的部署,目光长远不假,欲速则不达,饭尚且要一口一口的吃,贪多则嚼不烂。
听着,刘义符面上露出惭愧之色,点了点头,应道:“是孩儿操之过急了。”
纵使晋军胜券在握,可时局定然是跟不上变化的,两国之争,战略不可能一成不变。
不然,也不会有那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至理名言。
王镇恶打量着这位全然不同的世子,眼中浮现一丝诧异,他看向几位同僚,却发现他们都是一副忍俊不禁,见怪不怪的模样,也不由一愣。
“秦国除去姚绍,姚懿二人,其余人,皆不足为道也。”
朱龄石说着,便将这姚家宗室二人详细的介绍一番。
“姚绍既能退赫连勃勃于鹛城,还是不得小觑。”谢晦随即出言附和着刘义符。
赫连勃勃当初能胜姚兴,攻克杏城后,生生活埋了两万秦军。
落在他手上的将领,败军,极少能有活下来的。
可饶是如此,他却依然能够连战连胜。
在刘义符眼中,赫连勃勃妥妥的就是黑化且丐版的白起。
白起坑杀赵军是为国所虑,而赫连勃勃坑杀士卒,单纯就是因其脾性。
在众人争论之际,刘裕皱着眉头,仔细的审视着大图,须庚,遂说道。
“镇恶。”
“仆在。”
“前锋的人选,便由你与道济担任。”
“谢主公!”王镇恶喜声应道。
刘裕挥手指着向图中央的一处河流,“你与道济在寿阳集结兵马,沿淮、淝二水北上,直攻许昌,洛阳!”
“诺!”
朱龄石得知刘裕将前锋之位给予了王镇恶,虽有些为朱超石打抱不平,可他也明白,自己弟弟确实不如王镇恶。
相比于让刘荣祖领先军,朱龄石心中平衡多了。
安排完先军后,刘裕顿了顿,又道:“道序,你可有信心独领一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