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重生2004:独行文坛 第365章 郑重承诺:绝不首先使用张潮!

李娟见鲁敏这样,不知怎么得,就觉得有些“愧疚”,又补充了两句道:“对了,张潮真人就……挺高的,有一米八吧,而且很结实。”

鲁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问道:“结实?你是怎么知道的?”

李娟红着脸把当初在西北大教学楼前偶遇张潮的经历说了出来,讲到自己不小心一头撞到张潮,张潮流鼻血的时候,鲁敏终于忍不住了,“哈哈”大笑起来。

她打趣道:“你是第一个让张潮流鼻血的女作家!这可比写了什么书,卖了多少本,更让人羡慕!”

李娟的脸更红了,连忙否认道:“不是不是,不是因为我,那是西安天气太干了,他南方人不适应……”

然后忽然察觉到了什么,小声地问道:“张潮是不是很受‘欢迎’啊?”

鲁敏瞄了她一眼,笑吟吟地道:“才华、相貌、财富……张潮那可是文艺界十年难遇的优质股,我们这些写东西的女人凑在一起十次倒有八次会聊到他。”

李娟露出促狭的笑容:“那你……”

鲁敏洒然一笑道:“我要是年轻个十岁,再长成明星那样,我肯定倒追他,哪怕不成呢,也落个美好回忆!”

李娟恍然大悟道:“我还以为大部分圈里人都嫌弃张潮是个麻烦精呢!”

鲁敏露出不屑的表情道:“那是他们男人,才华、相貌、人品、财富……被张潮碾得渣都不剩,嘴里当然没好话。

我跟你说,男人看男人,都是偏见;女人看男人,才是真知灼见!”

李娟好奇地问道:“那大家是怎么看张潮的?”

鲁敏呼啦一下就从床上坐了起来,露出一副“你要聊这个我可就不困了”的表情,一脸八卦地道:“张潮之前其实还没有这么受欢迎。

今年,厦大中文系有人传说,他为了哄青梅竹马的小姑娘开心,专门给她写了本书,就是那本拍成动画电影的《你的名字》……啧啧……”

正想说下去,房间里的电话响了。

就坐在电话边的李娟接起来听了一会儿就放下了,对鲁敏道:“邹院长让我们到大堂集合。”

鲁敏抬腕看了看表,问道:“不是才6点半吗?怎么这么就要集合了?”

李娟摇摇头道:“不知道怎么回事,邹院长刚刚就交代了这个,没有说别的。”

鲁敏闻言也只能起身,道:“等等我,洗把脸就好。”

等李娟、鲁敏下到大堂的时候,发现基本整个代表团的人已经都在大堂等候了。就连刚刚要出去逛的葛亮、张嘉佳,都被拦在了这里。

一个身量瘦高、戴着眼镜、脑门发亮的男人正恭恭敬敬地和领队邹光明说着什么。

邹光明说一句,他就点头哈腰一下,十足的日本人做派,客气极了。

过了一会儿,邹光明才转身对大家道:“都来齐吧?今晚的晚餐本来是在酒店的自助餐厅进行,但是本地的华人商会听说我们代表团来了,坚持要给我们接风。

我和国内的领导汇报过了,领导表示不要拂了人家的好意,所以就替大家接受了邀请。不过大家要注意形象,不要贪杯哦!”

众人闻言都高兴起来。这家酒店的房间品质一般,想必自助餐也好吃不到哪里去。华人商会请客,想必是顿大餐。

反正都是吃,吃好点当然开心。

这时和邹光明说话的男人也开口对众人道:“我叫李小牧,来日本快20年了,今晚就担任大家的翻译和向导。

我们「歌舞伎町华人商会」一定会让大家感受到宾至如归的感觉!”

听到这个名字,代表团里有比较了解日本的年轻作家露出诧异的神色,但是看领队邹光明一脸淡定的样子,自然不会多嘴,于是随着大部分来到酒店门口,登上了来接他们的旅游大巴车。

大巴车在高峰期的东京市区行驶了近1个小时,才抵达目的地。

下车后,看到「歌舞伎町一番街」那如同五彩斑斓的火龙一般蜿蜒无尽的灯牌和霓虹,不少没有“见过世面”的年轻作家人都麻了。

尤其是李娟,48个小时之前,她还在荒凉、苍茫,如原始世界的草原上,本来以为燕京和酒店窗户望见的东京就已经够繁华了,没想到还有这等纸醉金迷之地。

邹光明显然也有些意外,不过这时候也只能强装镇定道:“带大家来这样的地方,也是为了增长见识。写作嘛,天底下光怪陆离的地方都要看一看,才知道世界有多大,人有多少种活法……”

年轻作家们显然还是爱热闹的,短暂的适应之后都兴奋起来。

李小牧在前面引着这近四十人的大团队往「歌舞伎町」里走,一边介绍起这里来——当然,都是“净化版”,主要强调了这里的吃喝玩乐,风俗产业就不提了。

而歌舞伎町的业内人士看到李小牧领着这么庞大的一支团队,还是以年轻人为主,也大为佩服这位「无料案内人」的揽客功夫。

不一会儿,众人就站在了一家名为「吟月」的餐厅门口。这间餐厅外围是一个“枯山水”庭院,并且用几丛竹子将餐厅的主体建筑给掩住了大部分,只露出一角和风屋檐和几点灯光。

李小牧介绍道:“「吟月」是一间主营‘怀石料理’的餐厅。‘怀石料理’是日本传统饮食里特别讲究精致烹饪、精致摆盘的一种。

更主要的是,‘怀石料理’的大部分菜肴都是做熟的,而且还有米饭这样的主食,比刺身、寿司更符合咱们中国人的肠胃。

今天晚上这里被商会包了下来,只接待大家!”

说罢,一个身穿和服、脚踩木屐、面敷白粉、头盘大髻的日本女人踏着小碎步走了过来,和李小牧对话几句以后,李小牧道:“这是「吟月」的女将,咱们进去吧。”

「中国青年作家代表团」的三十多位年轻作家,带着好奇和兴奋,踏入了庭院之中……

就在邹光明带着年轻人们在日本接受款待的时候,身在燕京作协办公室的铁宁,也刚从一天忙碌的工作当中脱身出来。

这次她虽然没有随队去日本,但是大大小小的事情她几乎都要参与决策,尤其是张潮在日本引发的诸多争议,作协内部一度想要取消这次代表团,或者至少取消「中国当代文学在日本」这个行程。

这些压力都被她顶下来了,不仅代表团如期赴日,行程也基本按照之前的构思安排妥当了。

就在她要收拾东西离开办公室的时候,办公桌上的电话响起来了,铁宁一看是个国际号码,不敢怠慢连忙接了起来,听了一会儿以后,她对着话筒郑重说道:

“好,我可以代表中国作协向您承诺,在交流互动中,尤其是产生分歧的时候,绝不首先使用张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