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谢谢我吗?” 她就这么坐在身边,靠在自己怀里,带着甜美的笑容和有一些微妙的眼神。 “谢谢,带回来的礼物我很喜欢。” 深吸一口气,从脑子里搜刮出来这句话,然后伸手点了一下她的鼻尖。 “不是礼物。” 她扬起的唇角稍稍抑平了一点,眉眼间的笑意却多了一点。 “那是什么?” 感觉她现在有点不一样。 就好像……快要下雨前的气? “刚才我教她可是很下功夫的。” 虽然权恩菲刚才学的时候挺吃力的,但是不得不,金泰妍在权恩菲的能力范围内,最大限度地为这首歌的整体演唱提点了富有针对性的技巧。 确实是很下功夫了。 出道接近十年,这样的舞台经验积累是让很多人都得仰望的。 比起自己教给权恩菲的东西,金泰妍所指导的内容会让权恩菲在舞台上承担相对更多一些的责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让她更辛苦。 但是,效果自然会更好一些。 “啊……谢谢。” 挺辛苦的,至少教姜允熙和金夏妍的时候就是这个样子,非常尽力。 “那个二重奏歌谣祭,你是真的打算去冲击冠军的吗?” 金泰妍轻轻抿了抿嘴唇,眼神变得探究了起来。 “对啊,既然是音乐类的竞技,我自然要冲着冠军去的。” 察觉到金泰妍这种明显的变化,姜允晟的语气也变得更加认真了。 “我们都是同一个老师,我教她的那些,我不信你不懂,你明明也可以那么教她,她虽然会很辛苦,但并不是一点都接受不了,你却选择了一种让她轻松的方式,不愿意给她那些压力。” “你是奔着冠军去的,还是只为了能让她舒适地在舞台上露个脸?” 虽然表情依然亲近,语气也足够温柔,但是这句话里的情绪,姜允晟还是听出来了。 这是金泰妍第一次在姜允晟面前露出这种明显的不满。 其实,姜允晟对权恩菲的指导已经达到了压力相当高的程度。 如果权恩菲能把姜允晟教的那些东西都完整消化掉,那么这两个饶搭档就绝对有希望去角逐冠军位置。 可是,终究没有达到最高的要求限度。 姜允晟在这首歌里承担了最重的责任、最多的压力,这是职业歌手应该做的事情。 但是,他眼下承担的内容似乎有些过多了。 在金泰妍看来,姜允晟教给权恩菲的那些东西尽管已经很不好消化了,却还没有在权恩菲的最大能力范围内“戳到花板”。 姜允晟对待音乐的态度从来都是全力以赴。 所以,她在看到那份歌词上姜允晟手写的备注时,心里会泛起一层波澜。 姜允晟多多少少给权恩菲留了一些余地。 ——在vocal方面,不要用看待新饶眼光去看Near. 这句话是圈子里不少专业评论家都提及过的。 她知道姜允晟的实力,也明白姜允晟其实并没有托大。 但是,这种自己承担过多的压力、给权恩菲留有余地的行为和权恩菲隐隐表现出来的、与姜允晟之间的亲近还是让她的心绪烦躁了起来。 而这份烦躁的开始,源自于她最早推开门时看到权恩菲的第一个瞬间。 映着阳光,略微躬身低头推着吸尘器的权恩菲,长发半遮面的侧颜,在那一霎那让她恍惚了一下。 ——Ire……不,不是她,她是不会来允晟工作室的。 ——可是,刚才那个角度、那个侧颜,真的有些像。 这是当时她内心里回响的两句话。 感情上的很多事情,其实都不太讲道理的。 明知道姜允晟是什么样的人,却还是会烦躁。 她对自己在姜允晟心里的地位和分量是自信的。 可是,姜允晟的变化她也看在眼里。 虽然姜允晟是一个很能沉得住气、也从来都很包容的人,可金泰妍却还是能从姜允晟对待工作和社交媒体的态度、行为上看到,她自己所带来的压力。 都已经不是年轻的年纪了,不会心存过于美好的幻想。 ——能一起走到最后、获得成果的感情都会经历波折。 这个道理,不管是金泰妍也好,还是姜允晟也好,都明白。 可是,这个“波折”是大是,是多是少,没有人能知道。 任何事情都会有限度,如果波折过大或者过多,感情就可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所以,对于自己所带来的任何“压力”,金泰妍都会悄悄在意着。 更何况,她本来就是一个心思敏涪没有多少安全感的人。 更何况,两个人一直都聚少离多。 也正是因为姜允晟能给她安全感,她才会更加在意那些细节。 越在意就越敏感; 越敏感就越希望获得更多的安全感; 获得的安全感越多,就越希望更亲近一些、更不想出现波折; 越不想出现波折也就会越在意。 年龄的增长与出道近十年的生活阅历,让她能稳重下来。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会彻底改变性格。 每一份感情刚开始的时候都会有一段“甜蜜期”。 “甜蜜期”过后,才是两个人能不能一起走到最后、获得成果的考验,以及磨合的过程。 聚少离多的这两个人,想要一起走到最后、获得成果的这两个人,从每都心情好得难以复加的“甜蜜期”走过来,终于要面对这个磨合的过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