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体坛之重开的苏神 1350章 欧米高手差点全军覆没!?前三都是亚洲人?

的确是没有显得很厉害。

这是因为赛季之初,他们的状态调动,都还是太慢了些。

事实上,全世界,可能只有竞争最激烈的“巨头们”,因为压力开始相互“内卷”。

率先进入了新的时代节奏。

其余人,显然还没有做好这个准备。

钱伯斯虽然4月初就开始室外赛,算是全世界最早的一批人。

但早,不代表就质量高。

这个也是苏神未来经常强调的一点。

不要求数量,要追求质量。

而且这个时代有种大量参赛,就可以在大量比赛里面去找状态的潜规则。

事实上,水平不高的比赛。

不参加也罢。

这就是苏神上一世,兰迪带着他后,自己悟出来的道理。

因此苏神的后面比赛,几乎都是精益求精。

除非必要,不然没有必要大量参加比赛,消耗自己的身体和精神。

一开始就把状态调整好,再出来提升,是他的后期一贯策略。

而你看看比如钱伯斯,4月份就参加比赛,可比赛的质量都不高,各种10.50 的比赛。

精兵简政,跑多了自己的身体也会积累不适和小问题,这一点,米尔斯就做的很好。

布雷克只是自己太喜欢加练,不听他的,否则也不至于如此。

事实也证明,你跑这么多,并不会对于你的赛季状态有什么明显提升。

因为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专注力也是。

而且赛季也是到了高峰就会渐渐滑落,这基本上是每个运动员的赛季成绩曲线。

所以,钱伯斯他们跑了这些没有什么水平的比赛,看起来好像是早早就开始了赛季找状态,事实上,和臭棋篓子比赛低水平,对于他们自己来说,还不如继续系统训练要划得来。

因为一旦比赛了,你的时间就会被分块,加上路程,你很多时间都在舟车劳顿里面浪费掉了。

也许很多人会说,坐飞机坐车,又不用你走,有什么好影响状态有什么好累的。

事实上,说这些话的人,自己去坐一下长期客车和长途飞机就知道什么感觉。

也会知道,为啥我们老祖宗要这么形象的发明一个叫做“舟车劳顿”的成语。

而且恐怕很多普通田径迷也不知道,其实营养搭配,或者是“吃”这个环节。

全世界的顶尖运动员,都是有自己的流程的。

训练、备赛、比赛期,几乎都是不一样的菜谱和营养摄入方式。

期间的细节调整,更是每个团队和教练组都不同。

而过早开始进入比赛,那么营养搭配,肯定也要变成了比赛模式,其实对于训练提高来说,就缺少了这一部分的营养搭配比例。

所以二沙岛从苏神进来主导开始,就一直是增加训练,减少冗余比赛的政策。

这些要素加起来,就是为什么苏神系这边,可以明显比全世界的高手,出来就要成绩更好,更加状态稳定的原因。

“教练,为什么他们这些人,每次出来状态都很好呢?”鲍威尔有些不解的问弗朗西斯。

要是说他们这些短跑巨头,是为了相互竞争,不得已为之,为什么二沙岛几乎是所有人,都可以做到?要知道弗朗西斯手下可不仅仅只有鲍威尔一个的,还有很多运动员,不同档次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