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好让陈诺可以展开下一步游戏开发计划——
会说话的汤姆猫,和他的朋友们!
就像他之前和雷军说过的那样,汤姆猫本质上是一个学舌小动物的游戏,没有什么技术门槛,很容易就会被人模仿。
就这段时间,苹果商店里有一款叫做《会说话的卡尔》的游戏上线。
这款游戏的主角形象抽象,像是一个红色的邮筒,长得算是呆萌,但模型动作反应都比较过激,让人没那么舒服。
再加上它的录像分享功能居然还要付费使用,这就让它的市场表现更加低迷,在被乐于尝鲜的用户们顶上排行榜后不久,很快就从排行榜上消失了。
但这不得不让陈诺警觉。
这款游戏学汤姆猫可以说学了个四不像,但也充分证明了,汤姆猫这款软件的技术门槛很低,只要有人愿意花费心力,肯定能做出一款相似的软件出来。
于是前段时间,他拼了命地去给汤姆猫模型的原作者发邮件,就是想找他进行长期的合作。
他需要一系列的模型来巩固《会说话的汤姆猫》系列的地位,也需要这些定位相似的产品继续把控休闲小游戏的这片市场。
毕竟在这个时代,没有人比他更懂汤姆猫。
“模型发过来没有?”
陈诺走到杨纯安身后,看着他正给兼职的学生们分配各人的任务。
“已经发过来两个了。”
杨纯安现在做起新游戏来驾轻就熟,陈诺给他安排的任务也很简单——将克拉夫琴科制作好的模型,结合新的场景,制作出一款新的动物学舌小游戏。
新发过来的模型有两个,一个是小鸟拉里,还有一个是机器人罗比。
为了带给玩家新鲜感,陈诺给每一个模型都设定了专属的人设。
比如会说话的机器人罗比,会用机械音阅读玩家输入的文字,还会跳街舞,玩家点击在它身上,反馈的是清脆的金属敲击的声音。
又比如会说话的小鸟拉里,它站在一根长长的树枝上,弹它一下,它会在树枝上转一圈,然后在画面下方放置一排钢琴的黑白键,玩家每按一个按钮,它就会用小鸟叫的声音唱出相应的音符。
陈诺找克拉夫琴科定制的模型足有数十个,涵盖了恐龙、长颈鹿、鹦鹉、狮子、河马、甚至还有一个抽象的细菌约翰。
玩家们在游戏中给约翰喂食甜甜圈,它就会增值,画面中会复制出一个新的细菌。
而细菌多了以后,它们会像合唱团似的重复玩家的话,玩家点击服用阿司匹林的话,又能把它们全部杀死。
可以说抽象又可爱。
这些模型都是陈诺找克拉夫琴科定制的,属于那种相对精细,但又没那么精细,略有粗糙,但又不那么粗糙的类型。
原因很简单,这些模型就是为了快速地填补同类游戏的空缺而做。
陈诺不指望它们能有多流行,但期望可以迅速地在市场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