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集着很多靠山吃山的人。
虽然大概的范围已经锁定,但是做案件排查并不那么简单。
李东林把目光转向了陆川。
陆川对这些物品一件一件地进行了非常细致的分析。
“3号骸骨的双腿和双臂都有骨折现象,经过骨折痕迹的对比,确定就是造成2号死者腿骨骨折的凶器所为。”
陆川之所以分析这一点,主要目的就是确认被害人时间的直接证据。
陆川拿起桌子上的一柄水果刀,指着刀尖给大家解释。
还有一个人手持利器造成了死者的后腰损伤。
“可以判断为死者被害之前应该经过剧烈的搏斗。”
“死者生前后脑遭受过外物的严重撞击。”
“两者的时间是吻合的。”
“左腿骨上半部分,也就是大腿的部分。”
“另外是对死因的判断。”
4名大学生,无论是家庭背景还是学校背景都比较简单。
“枕骨处有断裂横纹,有纵向的交叉裂痕。”
“还有3号骸骨胸口肋骨的断裂伤,断裂面积大,成椭圆形。”
再有一个就是用榔头之类的东西,锤击死者脑部。
但实际上被害人到底是什么时间被害的,不能通过推理,只能通过证据去证实。
而得出的结果,在座的人也都能够听明白。
“也就是说,造成2号尸体腿部骨折和颅骨打击的物体并不是同一种。”
探险队伍是7月2日进山,计划7月9日出山。
这个时间只是报备给北梁山派出所的时间。
北梁山内的环境湿热温度较高,即便现在是冬天,里面也没有雪。
一个用类似于登山杖的东西,造成2号被害人的腿骨骨折。
“所以来说,初步看造成2号骸骨伤痕的凶手,很有可能有三个人。”
陆川指着的是腿骨上的一张放大后的照片。
“还有这里。”
而且,即便有这种可能,对方选择在北梁山里面杀人的可能性也并不大。
“我们在看3号骸骨的情况。”
也是理论上队伍被害人员失踪的时间范围。
“而且这个伤痕的痕迹,和刚刚腿骨造成的骨折痕迹相比,形成这种伤痕的钝器打击面积要更大。”
“从发现骸骨的地点到外面进山这段距离分析,这支探险队伍应该是7月4日到达案发地点附近。”
“相比于1号骸骨和2号骸骨,3号骸骨身上的伤痕更多。”
失踪人员和被害人员在案发现场留下了大量的物品。
“先说死亡时间。”
证据,永远是破案的最重要依据。
外边的人根本莫不清楚里面的环境。
“刀尖!”
“从这一点上也验证了刚刚我们做出的判断,凶手绝对不是一个人。”
当地人作案的可能性非常大。
众人仔细观察,是一条细细的白色痕迹,连续的,大概有十厘米长。
“一个大概10厘米长的白色痕迹,是刀尖在骨骼上留下的划痕。”
“也就是说凶手用尖刀,多次刺穿3号被害人的大腿之后,顺着肌肉,又划开了十厘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