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忽必烈没有为自己准备棺材板,可能就是一张草席完事。
他有这个心理准备,尤其从大明对待元军的态度上,是仇视的。
对待大宋的军队,却是以同胞的态度相待。
只要投降,保命没有问题,不过贪污所得要全部交公。
相较大元而言,大宋简直是天堂,而大元就是地狱。
投降人家都不要,尤其投靠大元的那些汉奸,更不可能活着。
灭族是一定的。
这就是朱由校的态度,也是大明所有人的态度。
比如岳飞,朱由校就是抱着收服的态度,并没有围剿岳飞,而是给岳飞在大元肆意妄为的机会。
反正杀的不是大明的人,都是大元统治核心集团,死多少朱由校都不心疼。
人又不是大明杀的,也不是他下的旨意。
更何况岳飞有报复的理由,大元在大宋就是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你大元做得,为何人家宋军就不能做了.
忽必烈一直在演戏,就是希望大雪山寺的强者能成功击杀汪直。
这个死太监与大元结下了很深的仇恨。
第一个杀的就是汪直,其次是雨化田,再其次才轮到朱由校。
毕竟大家都是皇帝,没有必要恨,都是为自己的国家。
站在他们这个层次,不存在讨厌一个皇帝,如果讨厌,那是政治需要。
私下来,大家其实都很欣赏对方的能力。
尤其忽必烈虽然有着强烈和朱由校一战的想法,想死得英雄点。
死在朱由校手中,能名留千古,就是亡国了,至少自己不是个草包。
能被朱由校亲自动手的敌人,说明是个平等的对手。
可惜朱由校连给他平等的机会都没有,这才是最大的耻辱。
大争之世, 一国之君死亡率很高。
不存在善待,每一个帝国都是斩尽杀绝。
没有诛杀的,其后也会找各种理由让你去死。
既然如此,不如死得轰轰烈烈的,以帝王的待遇而死。
这才是帝王应有的待遇。
既然朱由校不给这个机会,那只能杀了朱由校的得力奴才汪直。
让朱由校心疼几年。
可惜他打错算盘了,汪直也是半步武神境,并且战斗力极强。
不要觉得大明没有战争,汪直就是个没有经验的人。
那就错了,同等级的对手,汪直没少磨炼。
早已适应了半步武神的战斗之法,更有一颗警惕之心。
时常跟随朱由校的人,在警惕方面都很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