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 第385章 研究发电机,开始西征

所以几十万大军出征,运送兵力和相应的武器装备及粮草。

那也不是短时间之内能够搞定的事情。

更何况这次朝廷出动的兵力特别多。

曹变蛟的第六兵团跟卫时春的第十兵团,博尔济吉特·古禄格第23兵团。

倒是已经在嘉峪关附近了,他们只需慢慢的向西挺进就好。

周文斌统领的第2兵团,英国公张世泽统领的第三兵团,马祥麟带领的第七兵团。

还有李过第18兵团,李来亨第十九兵团,刘文秀第20兵团。

这六大兵团就是70多万人。

加上他们所需的各种武器弹药和物资,还有相应的马匹等等。

那他需要多少趟火车才能运输过去?

对于大明新成立的运输部门来说,这绝对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幸好他们是轮番去西域作战,而不是全部一次性都过去。

比如英国公统领的第三兵团,到了吐鲁番地区之后。

就会顺着水泥公路向西北前进。

到了阿尔泰地区之后,就驻扎在额尔齐斯河的岸边。

这是为了防止沙皇俄国那边有所动作。

必要的时候他们也可以顺着额尔齐斯河,快速进入哈萨克境内去作战。

马祥麟带领的第七兵团。

则是在半路下车之后,顺着水泥公路向北而行。

出了长城之后驻扎在归化城附近。

既可以保证地方上的稳定,也可以随时北上去支援前线。

第1批出战的部队是第六兵团,第十兵团,第23兵团和第2兵团。

到了2月底的时候部队已经完成集结。

虽然这个时候的气候还很寒冷,并不适合几十万的大军出征。

但是朱慈烺就是要他们先适应严酷的环境。

只要在最开始的时候能适应,随后天气渐渐回暖,那么大军就更容易适应了。

并且这是为了加快战争的进程,朱慈烺不想把这场大战打到下一年。

于是在1649年的3月初。

大军分成两路开始向西出发……

……

四个兵团分出两路大军。

分别以曹变蛟和卫时春为主将。

博尔济吉特·古禄格跟着曹变蛟,周文斌跟着卫时春一起行动。

两支大军一南一北齐头并进。

刚出发的时候倒是一切顺利。

但是才走了两天时间,曹变蛟他们就发现不对劲了。

因为这一路上本该有人居住的地方,竟然连一个人影都没有。

并且所有建筑都被毁掉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