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家父刘寄奴 第五十五章 山河

“夫子熟读经典,通晓古今,您认为,汉文帝可算是明君?”

简而言之,刘恒用文字为谥号,是把文这个谥号带到了一个不属于它的高度。

继其之后的文皇帝,皆是要以文为谥来彰显自己的功绩。

一个是造饭,一个是吃饭。

孰轻孰重,一目了然。

后世文帝,也就只有李世民能与刘恒比肩。

李世民武功虽盖过刘恒,但玄武门之变,就像是一道不可抹去的疤痕,无时无刻的展露在李氏子孙的面前。

自此以后,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李唐盛世拉开了帷幕。

刘义符知而发问,让范逸有些不明所以,他颔首应道:“汉文帝治下政治清明,民生富足,创文景之盛,怎能不是贤明的君王?”

“好。”

刘义符微微一笑,说道。

“汉高祖之幼子刘长,力能举鼎,受封淮南王,文帝在位时,淮南王时常与文帝坐同一辆车出行游猎,他在封地淮南国修订自己的律法……”

范逸听得刘义符提起刘长,顿时一愣。

“淮南王与匈奴、闽越首领联络,图谋叛乱,因事泄被拘,大臣们皆进言文帝以死罪论处他,可文帝是如何做的呢?”

受到刘义符的质问,范逸一张老脸由褐转青。

“汉文帝没有听从群臣的进谏处死淮南王,反而赦免了他,废了他的王号,将他迁徙到蜀地。”刘义符顿了顿,“后来,淮南王在途中绝食而死。”

“夫子亲口说汉文帝是贤明的君王,且是千古一帝,可纵使是他,也明白并不会处死自己的手足兄弟,要是全依夫子所言,汉文帝可还能算是明君?”

范逸的脸愈发铁青,他沉默了片刻,苦笑道:“老夫受教了。”

刘义符能不留情面对待徐氏父子二人,并不代表他对待刘兴弟,对待张氏,对待刘惠媛等亲友时能够铁面无私。

人到底是有私心的,像那些弑杀兄父之人,难道是因为遵守律法才做的吗?

只要是有道德,有底线,有德操的人,都不会想做出灭亲之举,除非是迫不得已。

刘义符从未自诩为圣人,他重活一世,想要的只不过是随心而为,对便是对,错便是错。

将汉文帝的例子说完,刘义符缓了缓,又道。

“法律过于严苛,没有人会自发地遵守,暴秦二世而亡,便是明例。汉朝创立之初,士大夫们遵从黄老学说,宽于刑律,与民生息,数十年积累之下,这才开创了文景之治那般的盛世。”

刘义符说完,刘义隆、刘义康神色都有所不同起来,这位兄长……令他们望尘莫及。

范逸问道:“依世子之见,当今天下,应遵黄老之说?”

“不。”

“哦?”

范逸见他还有想法,神情也严肃了起来。